長沙動物園是很多人的啟蒙教育基地,大部分的長沙人在這里見到了這輩子最多的動物,它們生動的表情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憶。 記者 童迪 攝
長沙動物園要搬家了!”8月30日上午,長沙動物園公布搬家時間表:9月3日上午8時起,長沙動物園正式閉園,9月5日到10日完成搬家,搬家路線暫定走芙蓉路。搬家期間,動物園不對市民開放。長沙生態動物園開放時間將視動物馴養情況另行通知,門票價格、優惠政策等將在9月20日公布。
記者 王文 黃靜 實習生 王敏
分批搬家
熟人”同車,“情敵”換車
據長沙動物園管理處主任謝仲三介紹,動物們將分4—5批運抵長沙生態動物園,按照先易后難、先小后大的原則進行。最先搬家的是個體小、性格較溫馴的動物,如食草動物;最后搬家的是體型大、身材高、懷孕的動物。“我們會安排相互熟悉的動物同車,而不會把它們的‘天敵’、‘情敵’、‘仇敵’編在一起。”
相對于其它動物而言,長頸鹿和河馬搬家是最麻煩的。”謝仲三說,長頸鹿身高5米多,體重1噸多,裝進籠子后,加上汽車的高度,最高點離地面將接近7米。目前,長沙大部分立交橋與涵洞都限高4.5米,裝運長頸鹿的車輛根本無法通過。因此,不經過立交橋下與涵洞成為運輸長頸鹿首先考慮的問題。而河馬體積龐大,搬運難度較大。
搬家路線
暫定芙蓉路,長頸鹿有“特權”
謝仲三介紹,動物搬遷主要在白天進行,將錯開上下班高峰。動物搬運過程中將由警車開道,最高時速控制在50公里以內。目前,相關方案還在交警部門接受最后審批。“目前大部分動物基本確定走芙蓉路。”謝仲三說,從老動物園到生態動物園,走芙蓉路最近,但長頸鹿走芙蓉路最大的障礙是芙蓉廣場地下通道,目前他們已向交警部門申請,屆時讓長頸鹿從芙蓉廣場立交橋上方通過。
謝仲三說,動物搬家過程中要保證運輸時間短,不受到外界干擾;運輸線路要暢通,不能堵車。“動物搬運過程中,請市民不要圍觀。”謝仲三表示,本次搬運的動物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猛獸,在搬運的過程中請市民積極配合,不要圍觀、大聲喧嘩。
留守動物
海豚還要在老館當演員
在此次動物搬遷當中,由于長沙生態動物園海豚館、綜合表演場正在緊張建設當中,長沙動物園現有海豚和表演動物暫不搬遷至新園,仍在現有場館生活。謝仲三表示,為確保動物搬遷順利進行,此次搬遷期間以上動物暫不對外開放,待動物搬遷結束后再另行發布公告,繼續在長沙動物園內短期表演,滿足游客需求。
據悉,新園開放時間視動物馴養情況另行通知。有關長沙生態動物園開園門票價格、優惠政策和游客游覽注意事項,將在9月20日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
長沙動物園有望收歸烈士公園
本報8月30日訊 “長沙動物園搬遷后,騰出的地方有望收歸湖南烈士公園。”長沙動物園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
據介紹,長沙動物園始建于1956年,是全省中小學生最喜歡的科普教育基地。由于長沙動物園現有園區場地規模狹小,動物籠舍密度過大,動物園展示環境較差,長沙市委、市政府決定對長沙動物園予以搬遷,在長沙縣暮云鎮西湖、蓮華兩村范圍內擇址新建長沙生態動物園。長沙動物園搬遷后,騰出的地方其用途受到各方猜測。此前,有作為房地產用地、收歸烈士公園規劃修建游樂場等多種說法。據記者了解,目前最新的說法是,收歸烈士公園作為公園綠地使用。記者 王文 黃靜 實習生 王敏
長頸鹿和獅子老虎怎么搬?
解密特制籠子和搬運絕招
記者 王文 黃靜 實習生 王敏
本報8月30日訊 “籠舍看起來小,但裝得下任何一頭猛獸。”負責本次動物搬遷的長沙動物園工作人員打開動物運輸籠舍儲藏室一邊演示一邊介紹。據介紹,為了保證此次動物順利搬遷,動物園特制了一批動物運輸籠。
兩種特制籠舍裝運動物
據介紹,動物運輸籠舍由兩部分構成,兩個部分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運輸籠,它主要是獅子、老虎、各類熊、野豬等猛獸運輸之用的。“籠舍的材質為較好的鋼材,打開時很寬很大,很容易引誘猛獸進籠;而收攏時顯得很窄很小,恰好將猛獸夾住。”據工作人員透露,這種籠舍是經過專門設置的,猛獸一旦進去,就連掉頭的機會也沒有了。
動物園還專門研制了過籠器械,過籠器械可根據運輸動物的需要,升高或降低、變寬或變窄籠舍。”該工作人員說,過籠器械可根據需要組裝,甚至還可根據動物的大小折疊。長頸鹿運輸時就需要這種特制的過籠器械。
食物加棍棒引動物入籠
動物園搬家時,如何把動物趕進運輸籠是一個不小的難題。據工作人員介紹說,對鳥類、兩棲爬行類動物分別采用碰網、扣網、網籠、捕蛇器直接逼趕、捕捉等方式串籠,獸類動物主要用組裝式串籠器組裝籠、折疊式伸縮籠配合食誘、逼趕串入。
早在去年,我們就做過一系列的動物過籠演練,為的就是動物屆時能習慣進籠。”該工作人員表示,較大體積的獸類動物包括猛獸,對生活多年的地方很有感情,只有通過食物引誘等方法才能將它們引進籠舍。
者 王文 黃靜 實習生 王敏
新園開放在即,步行區景點提前看
長沙生態動物園建設進入“掃尾”階段,記者先行探訪步行展示區游覽路線
新園開放在即,步行區景點提前看
車行區全封閉,想給動物喂食可坐投食車
車行展示區的工作用車。
正在施工的豹館。
已經完工的鱷魚館內館。
已經完工的小熊貓館。
已完工的狒狒館。
已經完工的爬行動物館。
在長沙馬上就能坐著游覽車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了。”8月30日,記者從長沙動物園獲悉,長沙生態動物園建設工程已進入最后的“掃尾”階段,“除海豚館外,其余動物場館都已建好。”長沙生態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先行為大家探路,用1個半小時游完步行展示區內的所有展館,并將游覽路線跟大家分享。
記者 黃靜 王文 實習生 向莉 鮑鋁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田超 攝
豹館:落地窗草“地毯”堪比別墅
從動物園步行入口進去,一眼便望見豹館,建筑面積為960平方米的20來個露天場館排列整齊,落地玻璃窗、綠色草皮“地毯”、場中各自立著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我們可以想象,一頭新園獵豹在大樹下嬉戲,高興了便蜷在松軟的綠色草皮上打個滾的美妙場景。
獅虎館:國慶后再引進8只老虎
旁邊的獅虎館里,樹干排列扎堆做成的木床、原石鑿成的一大一小戲水池,正進行最后清掃工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獅虎館占地1711平方米,共8個場館左右,開園后將陸續會有3只非洲獅、1只老園白虎、5只孟加拉虎,國慶后還將從濟南動物園運來3只孟加拉虎,與孟加拉正在辦手續的老虎也有5只。”
再往前走,依次是大象演繹館、馬來貘館、犀牛館,大象演繹館占地面積750平方米,一次能容納上千名觀眾。
爬行動物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在犀牛館不遠處便是占地1506平方米的爬行動物館了,從大門走進,兩側大小各異的玻璃籠舍到時按動物的類型分配房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爬行動物籠舍內,大大小小的玻璃舍內假山、‘臥室’、食槽應有盡有。”
再往東走,山上的百鳥樂園已虛位以待,鳥語長廊、綜合表演場、鳥交流廣場將會住進不同的鳥類。
猴館:看猴兒們“智勇大沖關”
沿逆時針方向走,依次是各類不同的猴館,長臂猿館、狒狒館、葉猴館、猩猩館。獼猴島四周環水,老動物園猴山的恒河猴群將遷入。緊挨著獼猴島的兇猛猴島呈半邊島形,島上有四川猴、藏球猴、食蟹猴等兇猛猴群,未設置吊橋。猴島上設有各類戶外拓展運動器具供“猴娃”們鍛煉身體。
熊貓館:大小熊貓相依相伴
猴島的東側,老遠就可以看到別具一格的大熊貓館。大熊貓是步行區的標志性建筑物,建筑面積361平方米,用半圓形作為平面主題。大熊貓館的四周都是竹林,后有數十畝的草坪。小熊貓館在大熊貓館西側,兩館一大一小互相呼應。
鱷魚館:安全通道全方位賞鱷魚
沿東北方向走是占地面積710平方米的鱷魚館,室內外“連體”設計可謂是匠心獨具,夾在天鵝湖游覽道與步行區主游道中間。連體的室內鱷魚池由鱷魚生活池和人造山體景觀兩部分組成,可供上百條鱷魚生活。在游人走廊上,游客可以通過1.2米高的玻璃欄桿圍成安全參觀道,觀賞鱷魚從“屋內”到“屋外”、從游戲到生活的全方位狀態。
游覽線路
步行展示區:動物園步行入口右側—豹館—海豚館—獅虎館—大象館、大象演繹場—馬來貘館—犀牛館—爬行動物館—百鳥樂園—長臂猿館—小動物館—葉猴館、狒狒館、猩猩館—小熊貓館—熊貓館—鱷魚館—松鼠猴島、節尾猴島。
車行展示區:動物園入口右側—動物科普區—鴕鳥、袋鼠區—白虎區—孟加拉虎區—三色犬區—非洲獅區—獵豹區—東北虎區—狼區—熊區—亞洲食草動物區—非洲食草動物區—長頸鹿區—斑馬區 (購買通票的游客可從步行區直接進入車行區)。